寿光市第一中学“教育惠民服务”落实情况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19-12-10

  为落实潍坊市教育局[2018]17号《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四有”建设规范(实行)》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工作,实现教育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的教育惠民服务积极创新做法,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开门办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就学校教育惠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惠民服务党建统领

  学校成立了以魏华中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惠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书记主抓、党员主办、全员参与”的教育惠民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亮牌”行动,将书记、惠民专员等姓名、联系方式通过教育惠民公示牌、惠民服务卡等形式向师生、家长亮牌。各处室惠民服务工作考核结果与教职工年度考核、评先树优、师德考核等相挂钩,建立了上下联动、奖惩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

  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让夏天不再炎热,冬天不再寒冷。

  学校投资18万元购置了保温箱,保障最后一名学生吃到热乎饭菜;学校投资12万元购置了洗碗消毒机,保证了食堂用具清洁安全;膳食处每日检测蔬菜药物残留,确保了食材安全;学校投巨资建设了省内第一处智能餐卡系统,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学校投资170万元安装了空调,使教室四季如春,学生学习更舒适;投资100多万元更换了暖气片,学生睡觉更温暖;购置了太阳能热水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洗上热水澡;学校还在女生宿舍楼里安装了吹风机等女生专用设施,维护了女生权益。

  三、成立寿光市一中教育基金会 奖优助贫  

  作为全省首个县级高中教育基金会,2019年寿光市一中教育基金会得到了寿光一中校友和社会各界以及众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对寿光一中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到目前,共收到捐助款191.4665万元, 开展了9个项目,资助了698人。

  捐助项目:贫困大学生救助161人,共96.6万元;文汉奖学金10人,共5万;金利奖学金10人,共5万;天成奖学金286人,共3.7万;文汉助学金50人,共5万;刘范英教育基金奖助39人,共1.4万;张政权教育基金资助35人,共1.28万;97级四班专项帮扶1人,共0.15万;819洪灾专项救助106人,共17.6万。

  四、开通了家校直通车服务

  为了让所有镇村学生和外地学生能及时安全回家、返校,学校与寿光安泰公交公司联合开通了“家校直通车”,让学生在校门口、家门口就能坐上直通车,一站式回家,一站式返校。家校直通车的开通,换来了学生的平安,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同学和家长纷纷通过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惠民服务热线等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激。学校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家校直通车教育惠民服务,通过护送学生回家、信息跟踪、电话家访等形式,将教育惠民服务推向深入。

  五、联合筹建了惠民亲子区和教工服务区

  学校创新性地设立“惠民服务区”,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谈心场所,打造有温度的专属服务;同时设立“教工服务区”,为教职工提供质优价廉的“易厨”蔬菜,一线教职工忙碌一天后,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家庭用餐。 同时提供用餐延时服务,延长教工餐厅用餐时间,为值班教师、第四节课教师提供预留饭菜,让老师们一年四季都吃上了热乎饭菜。

  六、设置上下学专属通道,确保师生安全

  为了规范学校门前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通道的安全,学校联合公安局一方面从管理入手,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突出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乱鸣笛、不按规定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学校门前交通安全。另一方面从服务入手,每天早晚学生上下学时段,交警大队和特警大队安排人员协同学校安保人员、值班老师到学校门前疏导交通,护学。为学生们设置了保证生命安全和畅通有序的“上放学交通安全通道”,全力营造平安、有序、文明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七、丰富惠民服务接待站、枢纽站

  学校惠民服务中心联合学校安保处,在学校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4个门卫室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惠民服务站。在门卫室放置了雨伞、药箱、充气管、工具箱、针线包、充电插座、免费热水等便民应急物品,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让一些小事不再成为烦心事、闹心事、挠头事。

  八、准确把脉,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通过科学规范地开展“六个一”(一课、一箱、一话、一室、一站、一刊)活动、开辟心育基地等多项举措,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全面优化”的多元心理育人模式,从课堂到课外,从团体到个体,从学生到家长,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构建起学生心灵成长的连心桥。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每年都为每位高一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档案中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以及个别咨询辅导记录,有的放矢的开展心育工作。学生发展中心还面向全校师生自编心理读物《心灵绿洲》,每年4期。同时开通了微信平台,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相关文章。

  九、成立四级家委会  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年级、级部、班级”四级管理单元,学校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四级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长委员会宗旨、工作职责,形成了完备的工作理念和组织架构,搭配议事会、网上对话、节点互动三种家校育人制度,管理和运行更有序。同时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组织家长到我校参加毕业典礼、成人礼、家长进课堂、家长监考等教育教学活动,扩大家长参与治校范围,让家长与学校教育同步。

  十、升级了智能餐厅安全屏障系统,为师生膳食保驾护航

  为了让师生吃得“安全、健康、营养、绿色”,学校依托“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升级了智能餐厅安全屏障系统。该系统从食材选购、药残检测、食品溯源三个方面,对师生入口的所有食材进行了严密把关。食材选购方面,通过“校园食安平台”系统,四个餐厅根据需要向配送商下单,确保当天食材当天配送,当天食材当天用完,保证了所有食材的新鲜度;药残检测方面,学校配备快检室,对所有蔬菜进行农残检测,检测数据及时上传潍坊安全平台,并公示。对检测不达标的食材当场退货,绝不让不达标的蔬菜流入餐厅,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所有食材的安全度。另外通过大屏幕还可查到所有食材的详细来源信息和农残检测结果,真正做到信息全透明、安全严把关、监督无死角;食材溯源方面,省内首创食材生鲜溯源系统,对所有食材来源信息进行追溯,直达源头,最大程度上明确了食材安全质量的责任清晰度。

  十一、开展面艺、菜艺技术大比拼惠民服务活动

  学校膳食处每月一次定期开展全体厨师厨艺大比拼活动,邀请家长、学生和教师担任评委,现场评比饭菜口味特色。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激发了食堂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主动、更用心地在提高菜品质量上下功夫。菜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又从侧面维护了师生舌尖上的健康。

  十二、免费“加油蛋”高考再助力

  学校已经连续三年在高考前为高三全体师生免费提供加油蛋、爱心蛋(至今共计105000枚),帮助师生补充营养,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备战高考;同时学校的四个餐厅还设立了“一元菜窗口”、四季免费为学生提供热水稀饭等惠民服务活动。

  十三、端午包粽子 传承文化魅力

  学校食堂设立生活教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食堂变课堂,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水饺等传统文化活动;学校还提供用餐延时服务,延长教工餐厅用餐时间。同时,为值班教师、第四节课教师提供预留饭菜,让老师们吃上热乎饭菜。

  学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膳食处今年8月,免费加工包子6000多个送到营里一中、营里二中等受灾群众安置点,保障了受灾群众的三餐需求。

  十四、组织志愿服务

  学校建立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建立了干部、党员、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学校在应对台风带来的洪灾面前,学校成立了71人的志愿服务队和3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随时待命,抗洪抢险。学校志愿者队伍还进入家属区和校园、走上街头,开展垃圾清运、环境清扫、小广告清理、文明志愿指挥交通等义务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力。

  十五、办好离校教育  助跑最后一公里

  为帮助学生进入理想高校,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助跑最后一公里,在高考结束后,学校开展了学生志愿填报生涯规划公益讲座,广大考生及家长受益匪浅。另外,学校主动对接高校,每年6、7月份举办两场高招咨询会。本科专场汇聚100多所高校,中国人民大会、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悉数到来。专科专场汇集了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在内的60多所高校。通过让学生和家长直接与高校面对面、一对一沟通,帮助他们迈好圆梦高校前的最后一步。

  十六、举办第二届寿光一中“校园大学节”

  为了帮助学生、家长及教师更深入了解高校,不断创新和丰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内容,2019年10月16日寿光一中举办了“第二届校园大学节”教育惠民活动。学校邀请了全国65所高校、100多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给学生做了内容丰富、精彩绝伦的专业知识讲座和高招信息咨询。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开拓了眼界、激励自身成长、提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让学校与高校有效衔接、搭建合育平台、追求教育高质量。

  十七、荣誉

  2019年被评为寿光市第三批教育惠民服务工作十佳学校

  “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学校规范管理、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将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全力推进教育惠民服务走向深入,打造寿光一中的美好明天。

  

附件下载:

上一篇: 寿光市第一中学2020年“教育惠民服务”实施方案

下一篇: 《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