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信息公开
学校新闻
党团之窗
师生园地
教学科研
校友之家
一中基金会
教学科研
论文随笔
教育文摘
心灵氧吧
首页
>
寿光一中
>
教学科研
>
论文随笔
论文随笔
教育教学艺术呼唤教育细节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04-12-26
教育教学艺术呼唤教育细节
作者:
信息中心
文章来源:
一中信息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6
热
【字体:
小
大
】
今年9月7日至9日,李校长率领高三全体班主任和高一、高二部分管理人员先后对洋思中学和启东中学进行了考察学习,应该说我们考察人员对这次活动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两处中学是全国小学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两个制高点。在洋思中学,我们考察结束后,我请蔡校长在笔记本上留言,这位62岁的老校长沉思片刻后,很庄重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都能学好。”
我们知道名闻全国的洋思中学的办学原则是“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为什么一个村子里的小学校让他们办出了如此的名气?我注意到了两鬓斑白的蔡校长的留言中对学生的称谓是“每一位”而不是“每一个”。
也许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有许多,但他们对教育细节的关注显然是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几天,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也很有意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在卫生部官员及爱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的陪同下,一起到医院看望一位爱滋病患者,期间陪同记者想拍照,安南先生立刻制止了他,告诉他“还是不要拍照”。应该说,安南先生作为个人的巨大成功,是和他的严谨以及对细节问题的恰当处理分不开的。
一位远行者说:“真正使我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我们很多教师平时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不论是成绩还是情感,总感到学生的回报率并不高,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我们觉得他们有些地方还是要注意修正的,下面这些现象我们平时并不难发现:
已经上课了,班主任还在大开班会;
考试开始了,试题、答案卡少了,让学生跑腿拿,错了,让学生跑腿换;
教师在课堂巡视,对学生掉在地上的书本、橡皮、铅笔等用品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轻轻拾起来,放在学生课桌上?
自习课上,学生正做着题,要不要和学生谈话?如果谈话,是悄悄叫出来还是大声叫出来?
让学生回答问题是叫其姓名还是用手指示意?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眼睛是否注视着学生?学生回答问题不顺利时,教师是微笑着鼓励还是脸色越变越难看?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有没有忘了让学生坐下的尴尬现象?在让学生坐下时我们说的是“坐”、“坐下”还是“请坐”?
学生举手想回答问题时,回答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是不是得到了明确清晰的纠正?如果学生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教师用了什么方式让其感情得以平衡?因为我们在听课后评课时听的最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积极配合的赞赏和学生不主动配合的埋怨,殊不知在自己班上的公开课,学生是否积极主动配合关键在于教师平日的用心培养,其中一点就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认真呵护,她容不得一点点的伤害。
我们要求学生书写条理,我们自己的板书是否是准确、清晰、条理,甚至富于创新设计而极具观赏性?我们要求学生卷面整洁,但是教师在板书时却有在书写错误时随手一擦的现象,尽管只是个别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一微小举动对学生可能传达的不良信息。
在学生向我们请教问题或我们有时需向学生了解掌握情况时,我们是否主动靠近、弯腰侧耳倾听学生?因为在教师看来可能这只是一个动作,但在学生看来这却是教师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甚或一份情感。
刷牙、洗澡、用化妆品等事,在一般人来说属于个人卫生问题,但对教师来说,如果口有异味、身有异味,靠近学生时,学生那份欲躲又止的不自在显然又不是纯粹个人的事了。
……
教学工作无小事。
轰轰烈烈不是教学的特点,甘于寂寞,扎扎实实,和风细雨以及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的认真和精细,才应是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认真、敬业、热爱工作外,同时必须更是一位细节处理的大师。
关于教育的表述有许多,我最喜欢的还是叶老的那句话:“教育就是习惯”。对叶至善影响深远的是小时侯的一件事:叶老向正在写作业的儿子要钢笔用,叶至善随手就把正用的钢笔给了父亲——笔尖是向外的,叶老不高兴了,批评儿子说做任何事一定要先考虑别人,假如人家低着头接钢笔不就把人家刺伤了?
历史上如何评价曾国藩另当别论,但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他显然是一位出色的父亲。据说他要求子女,连儿媳妇也必须做到,家里用过的布片、线头都必须有序分放。曾国藩也曾权倾一时,其诸多子女后来都有所成就,离不开曾氏严格细致系统的家庭教育。
看来,除了词典上的解释,“习惯”的另一个解释应该是对一件件琐事的处理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那一刻我感到震撼
下一篇文章:
师生关系小议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附件下载:
上一篇:
老师你怎么不记得我?
下一篇:
师生关系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