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新闻
党团之窗
师生园地
教学科研
国际交流
校友之家
基金会
奖学金
英语教学改革这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2002-11-15
英语教学改革这思考
作者:
图/文 殷惠平 贾在国
文章来源:
一中信息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2-11-15
热
【字体:
小
大
】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教、学生记、学生背”的怪圈。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英语教学,实际上成了语言知识课、语法讲授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接受的只是些机械呆板的语法规则,学生的大脑成了储存单词、词汇、句型、语言点的“仓库”。尽管我们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查阅资料,但随着我们毫无生机的“满堂灌”的讲授,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极度少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后基本上失去使用英语的环境,而学生又迫于分数和升学的压力进行着无休止的死记硬背,这种长期无奈的刻苦学习,不仅使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复习时间加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
此情此境,当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搞好英语整体改革的时候了。即:改变单一的课型模式和建立必修、选修和活动课型相结合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教学”,根据我校的情况,我认为以下三种方式会行之简单又见效明显。
一、改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形式,使其更具有开放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交往的四种形式:a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很差。b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c是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d是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
以上四种师生交往形式对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交往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我认为在进行语言知识点理解、单词和词组等基础知识传授时可用b形式;在简单句型操练、会话练习时可用c形式;而在一定情景下灵活应用知识点和句型时,如学生自编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用d形式较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组织应用,特别是c和d两种形式应是课堂上的主要交往形式。未能激起学生交际活动的教学案例,多数原因是教师采用了交往形式a或b。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班内自由组合、交流的小组学习是有利于教学的。
二、增设泛读课。建立外文阅览室。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俩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若能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处延,使英语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建立起外文阅览室,购置国内现已出版发行的各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读物,将英语泛读课由教室扩大到阅览室,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建立英语特长生制度,随时给他们开放阅览室。相信通过泛读课教学,学生不仅能巩固课本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自学能力,开发智力,并从阅读中得到乐趣和启迪。
三、创办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小报。
可由教师负责主编,选拔学生作编辑,师生共同创办适合我们自己特点的小报,也可提倡各级部创办自己的英文报纸,刊登学生习作,介绍学习方法及好的阅读文章,英语小报的编辑和发行,必能拓宽学生接触英语的范围,使学生在学法上更具针对性、研究性地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仅是我浅薄的认识。其实,我们教师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英语有英语的特点,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更多地侧依赖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而要在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导学生学英语的方法上下功夫,真正发挥老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实施,教师退到幕后充当第二导演。当然,若想使英语成绩更见成效,还需逐步开设更多的课型——听说课、写作课、成功课与提高课及英语角等。这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同事们一道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学习洋思经验的体会
下一篇文章: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隐在身后的东西
下一篇:
峨庄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