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第一中学历史沿革
来源:本站原创 2022-03-01

  寿光一中创建于1957年,2008年8月迁入新校。学校位于寿光市区北部,文圣街3170号,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学校包括电教图书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办公楼、食堂餐厅、体育馆、6栋教学楼、10栋学生公寓、两个标准运动场,共计23栋建筑。目前有教职工87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57人,中级教师258人,硕士研究生99人。现有155个教学班,7600名学生。

  六十五年来,学校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秉承“求真、崇善、创美、尚勇”的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教育理念,围绕“品学兼优、身心双健、特长显著、素质全面”的培养目标,把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养成教育和多元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养成教育,奠基学生终生发展。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办学思想,全面推行养成教育,制定实施了“3636”(三阶段六系列三十六层次)养成教育系列工程,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习惯、思维习惯作为教书育人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从入学军训、感恩励志报告会,到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一年一度的弥河远足行,到成长心连心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到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离校感恩课程等,让一系列规章制度回归细微、鲜活,使学生在点滴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养成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多元教育,助力学生成才成长。学校以人为本,大力推行多元教育,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优生培养成绩突出。好学深思、勤奋踏实、恒心向上、全面发展的优良学风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大批一中学子圆梦理想大学,每年文理本科上线率一直在全省领先。特别是高分学生突出,2002年至今已经有149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就读,是潍坊市最早同时取得清华、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

  学科奥赛闻名全国。寿光一中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奥赛特长生培养力度,共有600多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3人获得全国一等奖,42人入选省队参加全国决赛获奖牌31枚,10人入选国家集训队,58次荣获奥赛金牌学校称号,学科奥赛成为学校的金名片,成为全省突出的奥赛名校。

  科技创新全省领先。16项创新成果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5名同学获“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二、三等奖,另有124项创新成果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采摘机器人成为多届菜博会未来馆的最大亮点。学校受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科教论坛会上作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典型发言。

  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学校将社团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成立了多个社团,并配备专门辅导老师,出台活动辅导方案,完善辅导计划,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发展搭建成长平台。创新探究社、科技创新社团成为潍坊市百佳中学生社团、“简单风采”文学社正式加入“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2019年4月,学校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确认为“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并授牌,2019年9月,又获省内第一个“全国中小学阅读与写作示范学校”授牌。

  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实施“1+1”工程,每位教师上好必修课的同时,都能开一门选修课。目前,学校共开发校本课程120多种,涵盖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法制教育、能力培养、艺术才能等多个方面,既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又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学校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奥赛金牌学校、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等荣誉称号100多项,先后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7所知名高校优质生源基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潍坊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潍坊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