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校园最美时,终于等到你。繁忙细致的开学后,高三学子和老师们一起,开启了全封闭式校园学习生活,从教学到上课,从测温到卫生,从就餐到就寝……所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体验和尝试,更汇聚着学校和所有人的期望、爱与温暖。让我们将镜头对准这些校园开学日常,在最美开学“记”,记录下所有美好、奋斗,感恩和感动。
花开四月,春满校园。高三学子正式返校了,回到学校“向着梦想”继续出发。面对这次开学封校,寿光一中的老师们在背后做出了充足准备和坚定的选择。尤其是身为人母的女教师们,在学校和学生们最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积极响应学校要求,不言困难、义无反顾,积极住进学校,宿舍、教室里她们美丽的身姿,正助力高三学子梦想发芽开花。
谷艳香——美在热血担当
清晨6点,伴随着闹钟声,起床、洗漱、带上口罩、拿上工作所需的物品……不到20分钟时间,谷艳香就走进教学楼,开始了这个特殊学期简单而平凡的一天……
谷艳香老师是2017级1部级部副主任,同时还担任班主任,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开学之后,除了正常教授学生知识外,护航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成了谷艳香老师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活上,她时刻提醒学生们不要挑食,保证营养补给,“孩子们学习太累,营养必须及时补充”,用餐时间,她总在教室里“监督”,有学生不喜欢吃鸡蛋,她就“强制”学生吃完;学习上,她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沟通,让学生尽快恢复在校学习状态,全力迎接7月份特殊高考。
从早到晚,从学习到生活细枝末节,点点滴滴,谷艳香都向我们展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坚强和力量。这份力量的背后,是她将上高三、面临高考的大女儿,和将一岁三个月未断奶的小女儿的割舍,这就是热血和担当的谷艳香老师。
朱洪梅——美在义无反顾
一边是迫切想回去的讲台,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起初,朱洪梅老师很纠结。作为母亲,她有一个一岁零两个月的孩子;作为教师,她却有一群大“孩子”。最终,敬业的她还是决定给孩子断奶,回学校照顾她的“大孩子”们。
朱洪梅老师是2013年参教,研究生学历,是2017级1部3班和11班的生物老师。朱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高考临近,她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温柔的眼睛总是在学生间停留。
开学以来,3班有个女生,从原来通校到住校,饮食、作息等方面都很不习惯,经常情绪烦躁。朱老师就找这名女生聊天,宽慰她,耐心给她分析目前的形势,告诉她现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学校从大局考虑,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着想,每个学生和老师都面临着一样的境遇和状况,希望她能理解,并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坚持过这段关键时刻。在朱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这位女生情绪平复下来,已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朱洪梅说,学生的需求就是她的努力方向,无论是生物学习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会努力做到让学生安心踏实。
王 静——美在坚守初心
王静老师是2017级2部一名政治老师,教着两个班的政治,同时也是一个5个月孩子的妈妈。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她克服困难,坚守岗位,与学生并肩作战。
开学前,因工作调整,产假刚结束的王静接过高三的两个班级,开始给学生上网课,那时,孩子只有四个月大。“高考只有一次。”王静知道高考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接过这两个班级后,她先从认识学生开始,一个一个对照名字,从视频里认识每名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们,记住他们。。
开学后,尽管孩子只有五个月大,为了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无缝衔接,王静老师抓住每一个零碎的时间去备课、改试卷,组织学生夯实基础,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查漏补缺。一模成绩出来,不是很理想,王静抓紧时间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向其他老师和教研组长请教,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水平发挥到极致。
“时间是挤出来的,我的时间是,学生的也是。”她利用专业特点,让每一个学生坚定信念,坚守初心:我可以,我能行。王静时刻想方设法和学生一起,让学生利用好两个月的时间,冲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房雪静——美在兢兢业业
“校园里很美吧,是不是要比在家里好玩啊?”听了妈妈的话,房雪静老师9岁的女儿点点头,虽然陪妈妈一起封闭在校,但房雪静带给女儿的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
房雪静是2017级3部语文老师,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9岁,小女儿两岁多。孩子是每个妈妈的世界,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也是每个高三教师的世界。为了学生们,房雪静老师毅然舍下两岁多的小女儿,带着9岁的大女儿住到学校,兢兢业业做好教学工作。
“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儿,我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语文课时较多,房雪静有时听课、上课一天达八节,到晚上,她才有空回到宿舍,陪一下大女儿,辅导她功课。
“我们住校也是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开学后,感觉我的学生们好像突然长大了,学习态度都积极很多,能够理解学校的要求,很珍惜重返校园,都在努力备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