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一中|最美开学“记”⑦:善言暖于布帛,关爱浸润桃李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5-16

  开栏语:校园最美时,终于等到你。繁忙细致的开学后,高三学子和老师们一起,开启了全封闭式校园学习生活,从教学到上课,从测温到卫生,从就餐到就寝……所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体验和尝试,更汇聚着学校和所有人的期望、爱与温暖。让我们将镜头对准最美开学“记”,记录下这里所有的美好、奋斗,感恩和感动,也记录下菁菁校园此时此景,那醉人的风光。

  初夏微凉,学校初中部的孩子们却感受着别样的暖意。初三开学后的特殊时光,教师坚持给学生“最温暖的教育”“最特别的爱”。善言暖于布帛,关爱浸润桃李,这触手可得的温暖,让学生在暖心安心的氛围中全力备考。

  姜汤暖遍身心

  五月雨水居多,每逢透凉的天气,学校食堂就为学生准备暖心暖胃的姜汤。上午9时许,食堂师傅们甩开膀子,忙碌开来。洗姜、切丝、熬制,细心的师傅熬好汤后,再将姜丝一一捞出。等到晌午开饭时,香浓的面姜汤盛入碗中,热气扑鼻而来,入口微辣暖遍身心。

  有了姜汤,猪肉馅儿的大包子自然是最好的搭配,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唇齿留香的猪肉大包着实让孩子们吃了个肚儿圆。“不起眼”的姜汤,帮助孩子们驱赶寒意、抵御感冒;“走心”的配餐,为孩子们开启能量充沛的每一天。

  “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餐,让孩子吃上高标准的配餐。”初中部孙宗光校长说, 从“居家模式”切换成“住校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吃饱吃好,还要吃出“家”的味道。在此期间,学校会最大程度保证早午晚餐的花样,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且不重样。日后,孩子们将陆续尝到加入蛋花和海带丝的“升级版”姜汤,也会吃到青椒炒牛肉等更美味的炒菜。此外,学校还会增加牛奶与鸡蛋的供应,让孩子们吃得更加美味、营养。

  与此同时,为保证配餐的温度与就餐的秩序,初中部实施教师包靠制度,每日安排6名教师包靠餐厅,分餐、维持秩序,3名教师跟靠学生,带队、组织就餐。有温度有行动的措施,切实保证了分餐与就餐的无缝衔接。

  伞花盛开温暖

  五月微雨的一天,气温较低,校门口两个熟悉的教师身影,小心翼翼接过装好的雨伞,疾步折回教学楼。红底白点、蓝底白点、卡通小熊……盛开的伞花如一道温暖的风景,为孩子们遮挡了雨水,温暖了心。

  当日一早,细心的初中部老师立于门厅前,发现有几个孩子手中无伞,以衣遮雨一路小跑。“湿了头发容易感冒。”他们即刻组织各班教师统计没带伞的学生人数,以最快速度联系商家购买雨伞,送到三十多名学生手中。于是,便有了开头的暖心一幕。然而,暖彻心扉的举措不止如此,开学当晚提醒就寝的孩子们关掉风扇,避免着凉感冒;随时检查教室南北窗有无对开,保证通风质量;为首次住校的学生提供“线上探望”时间,安抚焦躁心理……教育需要温度,从暖心开始。

  善言暖于布帛

  “为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对开学以来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状况进行摸排。”摊开这张细致的特异体质调查表,我们感受到初中部老师们的用心。学生是否属于过敏等特异体质,学生的睡眠质量如何,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大小,是否能够参加活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等等,一张调查问卷,写满“无微不至”。

  为帮助学生更好备考,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乐观向上,初中部将“特殊”学生的帮扶与心理辅导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开学工作计划。通过调查问卷,摸清孩子饮食等生活习惯,从而便于更细致的配餐;对情绪控制不佳的学生,采取暖心式谈话,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对学习成绩变化幅度较大的学生,进行保护式表扬,呵护学生上进心……“孩子如羽翼未丰的鸟儿,我们要由心到行动,去关注、关心、关爱,用中肯的语言肯定他们,帮助他们展翅高飞。”孙宗光校长如是说。

  温暖是餐厅里的浓姜汤;温暖是师长暖心的叮咛;温暖是师生促膝的交谈。看似平常的暖心举动,流转于眼前的温暖镜头,让归来少年依旧翩翩,让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温度,亦成为初中部新学期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