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直激昂不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始终赓续不断。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近日,寿光一中举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动,通过回顾那段战火纷飞、可歌可泣的历史,再次寻求抗美援朝精神带来的深刻启示。
线上与线下融合,用思想力量夯实红色阵地。寿光一中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平台,打造学生的德育新阵地,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爱国主义宣传学习氛围。一是在校园网站上传了一批主题鲜明、思想性强、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优秀影片、图书、文章等专题资源。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涌现出不少优秀电影、图书等文学文艺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寿光一中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学习观看,并同步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展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学校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抗美援朝相关知识,将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覆盖全体教师和学生。
教学与教育融合,用课程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期望。寿光一中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号召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了学科教育课程、德育教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大课程体系,在德育教育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统筹全校党性教育师资力量,由政治教研组在严格依据史实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教研做好抗美援朝精神课程开发,以爱国线、红色线、历史线、传承线为主,做到专业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有效融合,创建了一批可看、可听、可读的红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
传承与发扬融合,用模范力量激发奋斗信念。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寿光一中将主题班会打造成革命传统教育新阵地。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理应永续传承,各个班主任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中朝人民共同抵御美帝侵略者的重要战役,并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对相关英雄事例进行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牢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学习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是全校师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将继续通过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动红色教育向纵深发展,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激励青年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争做时代新人,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