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一中 · 身边的好老师】共执笔墨,“语”你同行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25-04-08
  他们是你成长的“引路人”,解锁你的无限可能。各具特色的讲授方式,带你学透知识。卓尔不群的为师之道,带你问鼎高峰。本期“好老师”,带你走进春风化雨的语文教师!
  马欣,中共党员,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2024级3部语文组备课组长及语文教师。从教以来,她始终保持对教育的赤子之心,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她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备课组长、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寿光市教学成果奖、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教学能手、山东省一师一优课等荣誉及称号。
  心怀梦想,路致远方。马欣是一名怀揣教育梦想,致力于为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马欣始终坚守 “回归语文本质,上出语文味”。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语文,绝非简单的字词堆砌与课文解析,它是对语言艺术的深度探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点燃。她摒弃填鸭式教学,着力挖掘每篇课文的独特魅力,从诗歌的韵律之美,到散文的意境营造,再到小说的人物塑造与情节架构,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智慧。
  谈及教学风格的形成,马欣老师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沉淀和发展而来的。从初入讲台时的套用模仿,到借鉴重构,再到融合创新,她的教学技能越来越娴熟,教学效果受到广泛认可。马欣精心设计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在诗词教学中,她会引入古人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节奏与情感;讲解散文时,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心境。经过不断的尝试、修正和反思,她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她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场景,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她坚信,当学生真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他们自然会沉浸其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
  徐丽,中共党员,寿光一中高级教师,现任2024级3部语文教师及班主任。从教27年来,她不忘育人初心和使命,崇尚爱的教育,不断刻苦钻研业务,先后获得潍坊市学科育人能手、潍坊市青年党员教师先锋岗、潍坊市教学成果奖、山东省语文学科优秀研修组长等。2022年2月,当选山东省首批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23年5月,入选山东省“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2022-2025)”。
  她,以爱启智,以德润心,用心灵之光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出于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爱,徐丽踏上了探索名师教学智慧的旅程。她积极改进和完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形成了“需求—素养—成长”三位一体的育人特色,即关注学生个人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好的班级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在班级管理中,徐丽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成长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班级、品牌班级”的班级管理模式,并在全校范围内得到推广。徐丽深知,班主任要“用爱心和善心去点亮孩子”,让所有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学习上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中逐渐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既要让他们圆梦理想的大学,更要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真正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
  她经常让学生写成长日记,一般一至两周一次,可以简短但必须是真情实感。通过批阅,她能从中体验到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成长中经历的困惑,更能发现他们在人际交往时的矛盾……每次批阅,徐丽也会针对不同学生写不同的批语,在无声的纸笔之间,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交流,实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数年来,徐丽潜心育人,积极探索,立足课堂教学和管理,做实教学科研工作。为提高理论水平,她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思想,厚厚的读书笔记里不仅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而且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她主持了多项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报纸、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徐丽表示,她要做一辈子用爱心点灯的人,用爱心和善心去点亮孩子,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马守民,2024级3部语文教师。多年来,他坚守教学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多次获得校级首席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等校级荣誉,被评为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优秀教师等多项称号,获得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精耕细作育桃李,以智润心树栋梁。作为一名资深教师,马守民始终坚持用心引领感染每一位学生,善于因材施教。近年来,他紧跟高考改革步伐,不断调整教学路子,精进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新路,打破常规,锐意进取。在多年的教学中,逐渐探索出了更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课堂因此活力满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在这个过程中,马守民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全方位阐释了“传道、受业、解惑”的真谛。
  说起学生,马老师娓娓道来,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记得有一个小姑娘,非常喜欢写诗写文章,但是与其他学生相处时总是不自觉地语气比较傲慢。我慢慢和她聊了聊,分析了傲慢与自豪的区别,告诉她自豪是针对自己,会让人充满自信;但是傲慢是针对别人,会让人很不舒服。聪慧的她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区别,并且付诸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一名好老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马守民深知,科学教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要想成为一名学生信任喜欢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素质。执教几十载,他从未停止成长脚步,坚持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并重,对各方面的理论书籍大胆借鉴。《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学习治疗师手记》《自学派流程——张同鉴》《高绩效教练》等书籍为提升教学能力,实现课堂互动多元化提供了借鉴。马守民还积极参与教育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用心续写教育新篇章。
  胡馨月,2024级3部语文教师,自 2011 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后,她便投身于教育事业,十余载辛勤耕耘,如今已成长为寿光市教学能手,并获得多项荣誉,在教育领域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以语育人,以文化人。胡馨月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面对复杂的教材内容,她剖析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精心设计教案,反复打磨每个教学环节,让知识深入浅出。就如在教授语文的古诗词单元时,胡老师从诗词创作背景、诗人经历入手,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她鼓励学生自主解读诗词意象,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对诗词内涵有了深刻认知,诗词鉴赏部分得到大幅度提升。
  真正的好老师会带领学生走向教室以外的课堂。胡馨月通过学校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让每次探索都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她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寿光市“新华杯”高中生辩论赛等活动中,都有她的学生获奖的身影。
  个人提升方面,胡馨月亦从未停歇。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前沿教育理念,投身课题研究。她在领路人的指引下,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其报送的课堂教学课例,被评为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同时,针对学生成语学习困难,她积极申报潍坊课题,并将项目式学习融入日常教学。她参与教学研讨沙龙,分享经验、碰撞思维,提出的“五步法解决高考成语辨析问题研究”,为学生们成语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并通过潍坊教育科学研究院鉴定。
  以爱为笔,破茧成蝶,绘就学生成长蓝图。未来,胡馨月将继续逐光前行,助力更多学子成长成才。
  张维丽,毕业于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4级3部语文教师。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教学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师者担当,也收获了诸多荣誉,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师、寿光市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从教以来,张维丽扎根讲台,守住初心,厚植教育人生,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岗位上勤于钻研、努力工作、奋发作为,用热忱、奉献、关怀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
  多年来,张维丽始终坚持用爱心、耐心引领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张维丽说,听到学生一次次叫她“老师”的时候,一种责任感涌上心头。在语文课堂上,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她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她用爱心和耐心辅导,利用课余时间抓促,坚持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推荐拓展书籍、组织深度研讨,激发思维火花。她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她指导学生在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次参与《导学练》等学习资料的编写,并在寿光市高中语文学科交流会上展示研讨课。
  张老师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素质,这样才能担当起教学、教研等各种重任。这些年,她坚持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并重,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业务上,她向名家、同事学习,学习新教法,新技术,汲取他们的先进教育经验,借鉴他们成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为提升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能力,她常常利用假期钻研线上教学平台,在开学后巧妙运用于课堂,实现课堂互动多元化,教学效果显著。张维丽还积极参与教育论文撰写,分享教学经验,不断向着教育更高峰攀登,用热爱续写教育新篇。
  王璇,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投身教育事业,现任2024级3部语文教师。从教近十年来,她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爱润心”的教育理念,深耕教学一线,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并在2020年荣获“普通高考优胜个人”称号。
  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王璇屡获佳绩,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指导学生在各类作文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这些荣誉背后,是她不懈的努力与付出。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她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教授古诗词时,她引入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使枯燥的诗词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班级管理中,王璇老师始终秉持着“以文化人,以爱润心”的教育理念。她善用语言的力量,用“言传”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好的班级必然有向上的学风,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组织班级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会”“好书分享会”等,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让课堂变得有趣、有用、有情、有智、有效。与此同时,面对班级里成绩落后的学生,她会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耐心地答疑解惑,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
  更美一中,最美遇见。“语文组有一群志同道合如家人一般的伙伴,一起提升,共同进步。”在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中,王璇老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指导教师的传帮带下,她迅速成长。她经常与指导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眼中有光,胸中怀揣梦想,脚下步履铿锵。王璇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子铺平成长之路。
  刘燕东,中共党员,2024级3部语文教师。从教十年来,勤奋、务实的她先后获得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普通高考优胜个人、寿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市级荣誉及称号,以及学校优秀教师、五四青年教师奖章、三八红旗手、三立先锋等校级荣誉称号,并多次在校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寿光市高中语文学科研讨会议上展示公开课。
  刘燕东是寿光一中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年少时的她从这里起航,毕业后反哺母校。对刘燕东来说,她的教育生涯从一中开始,一中也见证了这位优秀教师的成长。
  在刘燕东的专业成长中,她虚心地向学校许多能力突出的“师傅”学习,这些“师傅”都是富有教学经验的领军教师、卓越教师。德高望重的教学前辈,如张玉真、张剑平老师,经验丰富的王月辉、王海霞老师等等,通过方向引领、搭建平台、实践锻炼,给予她很多经验上的弥补和指导。一路走来,刘燕东收获颇丰。在第三届潍坊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她获得高中语文组一等奖,参与完成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研究项目中获评潍坊市优秀实验课例,报送的课堂教学课例被评为潍坊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编写的主题阅读材料在潍坊市高中语文重点突破专题研讨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刘燕东与学生沐浴在文学中,用文字传递力量,在观点的碰撞中学习新知,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长。近年来,在学校搭建的多元教育大平台上,刘燕东结合教学实际,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指导学生在“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山东省普通高中辩论赛、潍坊市普通高中辩论赛、寿光市“新华杯”高中生辩论赛、寿光市读书征文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刘燕东在赛事中与学生携手共进,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母校打造的育人底色,让刘燕东实现了自己的“从师”梦,也绘就了一幅青春奋斗的画卷。
  “一花一世界,朵朵都最美”是寿光一中育人工匠的理想与追求。他们将继续怀揣对学生的关怀之情、对人生的负责之态,去追寻教育的理想,一同打造美好教育、成就美好教育,向美而行,向好而立!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喜报!寿光一中再获两项比赛的多项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