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启新程,青蓝携手谱华章。9月26日,寿光一中举行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依托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阶梯,助力其快速站稳讲台、提升专业素养,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校领导毕德亮、张玉富、韩萌、张伟、郭魁元、张晓霞等,各年级结对师徒及级部主任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仪式由副校长张玉富主持,他首先回顾了“青蓝工程”以往的推进成效,介绍了新入职教师的整体情况,并系统阐述了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系列规划,让在场师徒清晰了解工程的目标与路径。
随后,教务处主任吴海生宣读2024-2025学年度“青蓝工程”获奖教师名单,学校党委书记毕德亮为获奖指导教师代表与青年教师代表颁奖,台下掌声雷动,热烈的氛围不仅是对过往成果的肯定,更点燃了新一年度师徒共进的热情。
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副校长张玉富宣读《寿光一中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活动方案》,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职责与任务。紧接着,毕德亮书记为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聘书,火红的聘书捧在手中,既是学校对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与师德风范的信任,更是对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的殷切期待,为新老教师结对同行筑牢了坚实基础。
“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定不负学校重托,既要以言传身教做好引领,把多年积累的教学技巧、育人智慧倾囊相授,也会主动向青年教师学习创新思维与活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指导教师代表刘素红的发言,道出了老教师们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互学互鉴”的开放态度。
青年教师代表王丽坤则满含感恩:“感谢学校搭建如此珍贵的成长平台,感谢师父们愿意为我们引路。未来我们定会以诚心拜师、以虚心求教,在日常教学中勤学多问、及时总结,在打磨课堂中提升能力,力争早日成长为一名让学校放心、让学生喜爱的优秀人民教师。”真挚的话语,传递出青年教师扎根教育、潜心成长的决心。
学校党委书记毕德亮在总结发言中,深刻阐释了“青蓝工程”的核心价值:“这不仅是教育经验的传承纽带,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手,必须杜绝形式化,要创造性地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
他对指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真正践行“传德、授业、解惑”的使命,不仅要在业务上帮青年教师打磨教案、优化课堂,更要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团队协作的精神,让青年教师在成长中感受到教育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同时,他也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就要守住初心、超越初心。要不怕吃苦、珍惜机遇,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主动钻研教育方法,更要敢于创新,在学习老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从‘合格教师’向‘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型教师’迈进。”
“仪式虽短,意义深远。仪式的结束,才是‘青蓝工程’真正的开始。”毕德亮书记强调,学校将通过阶段性调度、常态化督促,确保活动落地见效。他最后寄语全体师徒:“‘青蓝之约’是成长的起点,而非终点。希望师父们倾囊相授,徒弟们虚心求教,让寿光一中的教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当青涩的“职场新人”遇见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当滚烫的教育热忱碰撞深厚的教学沉淀,这场“青蓝之约”为寿光一中青年教师的职场初体验,写下了温暖而动人的注脚。此次启动仪式不仅延续了学校“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育守望,更搭建起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坚实平台。未来,寿光一中将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研讨、经验分享等多元途径,持续关注青年教师发展,助力他们实现教育梦想,让“青蓝合力”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