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作家、我校语文教师刘沂生传奇佳作欣赏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10-05-13

  

 

导语:传奇作家刘沂生,笔名瘦叟,长于传奇,兼工诗词,是寿光一中(老寿光三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作协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先后获“给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中华知名艺术家”、“改革开放三 十年对社会有影响的新闻人物”与“潍坊市文明市民”等誉称。

刘先生自幼酷爱文学,诗词歌赋俱习,尤喜梦龙文体。执教期间,每逢假日,先生常走街串巷,深入民间采风,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故事素材,为日后传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从教坛退休后,先生华发难掩黄昏志,征尘未洗复出征,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在短短的七年内完成了《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与《碧血沃古州》等四部极具特色的传奇撰著(学校校史馆第一展室有陈列作品)

著名学者、作家、俗文学学会顾问刘俊骧先生,对刘沂生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在为《古州传奇》撰写的序言《一位有独创性的民间作家》中,赞誉刘沂生的作品:

调动传奇文笔的种种技法,吸收当代小说的诸多技巧,奇峰叠出,有血有肉、波澜起伏,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为当代传奇创作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淫王八祸人间》与《碑后竹鸭臊祖坟》两则中篇传奇故事,是刘老先生 《古州传奇》中的上乘之作,被文学网站誉为“绝品”佳章。

这两则传奇故事,即来自我们寿光市“红水湾(故址在故县城西门里)”与“竹鸭碑(原碑在寿光故城城南)”的传说,是当年刘老在老寿光三中任教时采集的素材。

为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开拓同学们的写作思路、领悟刘老佳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特转载老先生这两篇传奇佳作,以嗜爱好文学的读友。

                                       

                                        寿光一中校友资源中心 

 

 

☆ 传奇作家、我校语文教师刘沂生传奇佳作欣赏

 

                 《一》 淫王八祸人间

                    ——摘自《古州传奇》

                       瘦叟 刘沂生

                   

       清平世,    
                      风调物丰,
    
                      国富民殷妖不生。
    
                      至衰朝,
    
                      君昏臣贪,
    
                      大好河山变凋零,
    
                      王八亦成精。
    
  
    
    
此歌,为钟尚书平妖而吟。
    
  
    
               
  第一节  悟空一怒海翻浪   碱滩平地出仙池    
      
  你读过《西游记》,一定还记得孙悟空闹东海、借兵器的故事。
    
  孙悟空得道后,苦于手中没有称心武器,便到东海找龙王讨借。东海龙王敖广,着鲠都司、鲤总兵等,搬出大捍刀、九股叉等十八般武器,让悟空一一试过,悟空摇摇头,直喊:不好!不好!
”    
  龙王无奈,着鲠提都指挥虾兵蟹将们,抬出一柄方天画戟。这戟重七千一百斤,压得海卒们腰不能直,头不能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这悟空接过画戟,犹如手拈鸿毛一般。他施展身手,耍几个解数,将戟向地上一丢,震得龙宫一颤,搔搔首,龇龇牙,摆摆手,说:太轻,太轻,再换来!”    
  
这戟,在龙宫里放了几千年,从无人能耍动,悟空犹嫌轻,到哪里去找再重的兵器?为此,敖广龙颜挂忧,愁眉难舒。此刻,他忽然想到定海神针。

昔日舜帝治国,令大禹治水,久治而水患难除。究其因,河道堵塞,流通不畅,东海浪恶,漫卷上岸,闹得民不聊生,居无定所。后来,玉帝赐定海神针一枚,令大禺插入东海底,方镇住恶浪,令东海平静下来。这神针,初时长不盈寸,粗不过细米,待插入海底,已化作斗来粗,十丈余长,重逾数万斤,晃之不摇,拔之不出。那神针上有如意金箍棒五个金字,闪闪发光,映得海底亮通通。

龙王谅那悟空拿不动这金箍棒,想送个空人情,将他打发走,便开口言道:武器没有了,尚有件神器,上仙拿得动时,小神相送便了。”    
   “走,走,走,取来看看!悟空急不可奈,一步窜出水晶宫。
    
   敖广领悟空向发光处奔去,刹时来到跟前。定海神针发出的光芒,耀得人睁不开眼睛。悟空绕着神针打转转,急得抓耳挠腮,口中连呼:太粗!细点,细点,再细点!
”    
  说来也奇,随着悟空的喊声,那神针愈来愈短,愈来愈细。最后,竟长不过五尺,粗不过一把。悟空一把抓起,整个大海一颤。他使几个解数,呼呼生风,得心应手,乐得哈哈大笑:好,好,好!老邻居,吾去也!
”    
  言罢,悟空分开水路,腾身而起,欲待离去。敖广吓得面如土色,大声呼阻:不可!不可!
”    
  悟空置之不理,哪里肯回头?敖广无奈,下令封海,恶恨很地说:拦下,休放走这泼猴!
”    
  王令一下,虾兵蟹将们倾海而出。悟空已腾出海面,见那些虾兵蟹将们潮水般涌来,怕一时难以脱身。他将如意棒一顺,大喝一声,那如意棒便变得顶天立地。而后,奋力向下插去。这一棒插在海边上,一直透到海底。大海一颤,浪高百丈,击得那些虾兵蟹将们,像下饺子似的,噗噗嗵嗵地跌落在大海中
……    
  悟空有了金箍棒,从此以后:
    
  
    
                         妖魔鬼怪闻胆战,
    
                         金棒一扫定太平。
    
  
    
  孙悟空落棒处,化作一个湖泊。湖水澄明,直达海底。海水是咸的,这湖里的水却是淡的。湖面上鳞波荡漾,鱼跃闪闪,鸭鸣声声。湖泊周围,碧草成茵,鲜花烂漫,野果芬芳,蝶舞蜂鸣,好一处海畔仙境。这里幽雅恬静,每当夜深人静时,东海龙王的一群龙女,常带领她们的婢女们,在这里沐浴嬉戏,笑声连连,歌声阵阵。此时景色,真真是:
    
  
    
                           丽质艳姿春满池,
    
                           疑是瑶池落人间。
    
  
    
  这一妙景,曾有渔人远远窥见过。一旦靠近,这些仙女们,立即化作游鱼,打个亮飘,消失在粼粼碧波中。
    
  地泛白碱,黄粞菜丛生的荒海滩上,竟有这般去处。于是,渔人们称这湖为天池。后来,人们沿湖定居,繁衍生存,逐渐发展为城市。这仙池,也便成为城中一处胜景。湖畔翠树浓荫,鸟语花香;湖中游艇竟发,笑语频频;妇女浆洗湖水畔,童子跳跃树荫下,好一幅太平景象图!此湖之水,更有一奇,久饮能延年益寿。城中之民,大都高寿,故自西汉始,地称寿光地,城名寿光城,县曰寿光县。光即为广,寿光亦即寿广,深意即于此。
    
  据传,这仙池常有异事发生。
    
  有一个民妇,在湖畔洗衣时,不小心将一件衣服失落于湖水中。那件衣服随波飘荡,飘到了湖的中心。正当民妇垂泪叹息时,那衣服竟又漫漫飘回来了。民妇见状,破涕为笑,口中连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仙女积福啊!
”    
  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小儿,年约七、八岁,与一群顽童在湖畔嬉戏,不留神失足跌落于湖中。他在湖面挣扎几下,便没入湖水,失去踪影。湖深无底,到哪里去打捞?正当其母嚎啕悲泣时,湖畔的树丛中忽然传来啼哭声。循声找去,那小儿浑身湿漉漉的,正蜷曲在树丛里。家里人问他何以至此,他摇摇头,说:俺也不知道。
”    
  人们相信这湖是仙池,人们也相信这湖直通龙宫,以为这些事,都是善良的龙女们干的。然而,谁也没见过龙女,谁也没去过龙宫。有一件怪事,使这个本就神秘的湖,变得愈加神秘了。
    
  寿光城内,有一富户姓贾,夫妇二老守着一个独子。这独子名学先,自幼聪颖过人,不及二十岁就中了秀才。这贾秀才自视才高,将一般女子视如泥巴,扬言非龙女不娶。因而,人们以为他是个疯子。有一天,秀才来到湖边,向湖拜了三拜,大声呼曰:龙女,尔等吾,吾来也!
”    
  言罢,他纵身一跃,跳入湖中。湖中泛起一朵浪花,再也不见秀才的身影了。为此事,有一老学究叹息曰:
    
  
    
                            仙池水深波涟涟,
    
                            龙女玄说本虚幻。
    
                            可怜天下痴情子,
    
                            觅侣一去不复返。
    

湖深无底,何处捞尸?只能待尸身自己浮出。贾家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年又一年,那尸身再也没有浮出来。老夫妇思子过度,不几年便双双亡故了。贾家一门,自此绝后,贾秀才跳湖觅龙女的故事,也早被人们淡忘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谁曾料到,十年以后,贾秀才忽然返回寿光城。他一身华服,红光满脸,依然那么潇洒,那么年轻,简直与当年无异。凡是与他相识的人,谁不咋舌?他来到自家门前,见墙倒屋塌,蒿草满院,不由得凄然泪下,自语曰:离家数日,何以至此?
”    
  当邻里们问他,这些年他到何处去,又自何处来时,他摇摇头,悠悠地说:不可说也,不可说也。
”    
  于是,他迈着方步,凄容满面地走了。一边走,一边低吟:
    
  
    
                              春梦一场留佳话,
    
                              蓦然醒来无为家。
    
                              转身复返来处去,
    
                              不恋红尘恋海涯。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优秀学子回母校举行“饮水思源”主题报告会

下一篇: 大连理工大学给我校发来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