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颍 寿光一中2005级校友,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青春正值
北京大学 元培学院 刘超颖
我的房前屋后开满花。这真是一段值得回忆和回味的日子。
——题记
今天下午走在北大的园子里漫无目的的溜达,越发的觉得自己好生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度过自己最美好的四年。而我能够拥有这个机会,就总得回过头去看看迈进园子大门之前的三年,回到那个大处平淡、细节却处处美丽的高中校园。
高中最重要和最让人羡慕的就在于拥有一个无比明确的奋斗目标。确立这个目标在对于一个有追求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而这也正是让人羡慕的原因之一。有这个目标你就会发现5点半起床有什么困难,上课睡觉根本与你无关,三年时间算什么,不就是弹指一瞬么。生活中有目标的人,总是那么活力十足并且幸福。现在有时候翻看高中照片时,看到自己单纯的、澄澈的、无比坚定的笑容,想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如此吧。虽然同时,不为人知的眼泪也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目标。因为如果一个目标对于你来说是易如反掌的,我们也就不成其为目标了。跳一跳,够得着,然而不到审判来临,胜利又总不会落在你手里。这就是合适的目标,天堂与地狱同在。而你的未来将偏向哪边,摊开手掌看看自己的掌纹,就知道命运只在自己手中。
不过说到目标,我还是想提醒一下:多了解和想象一下自己将来的生活,不要把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这是进入大学之后的我的绝对切身感受。从还只是个小孩子起,就从父母的口中听说北大,就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在高考结束后的第16天这个目标实现了,再然后一百天后我站在北大的园子里,除了兴奋和新鲜感,我忽然不知所措。这个园子这么丰盛多姿而且牛人成群,我却是是一个不知道向哪里走的人。这怎么可以,没有目标的人,是做不到坚定的前行的。在进入大学之后,你的人生的精彩应该是刚刚开始,而不是惶惶然的结束。
高中时候的我是学习机器么?显然不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整天只想着玩的小孩子。不过,前提是正如爱玩的美国人所说:Work hard, then play hard. (先使劲儿工作,然后使劲儿玩儿。)说到美国人的这点我是完全相信的,因为一段跟美国同学相处的时间,让我亲眼见识到了他们是怎么样把自己的无数周末安排好旅行的行程,又或者在weekends的晚上跑到各种bar各种pub不high到凌晨不回来。当然,我也见识到了他们是怎么为了完成学习的任务而无比的专注和努力。然后话说回来,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是学校里比较特别的,我们是文科生里成绩最好的一部分人的集合,也几乎是学校里最能玩最会玩的一群人的集合。于是我们踢坏了无数毽子打坏了无数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永远引领着学校里课件活动的潮流永远踏着上课的铃声跑进教室,同时永远不会安安静静的服从有时候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的命运。哎,老师们该说我要教坏小孩子了。对此种情况当时我们的老师当然也很无奈,只是我们在考试中总是给他们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更在最后的高考中以全班都过本科录取线的成绩完成了我们的华丽征程。如果你有把握做的到这点,那么享受你可以玩的时光。
最后说一点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吧。记得高中我们的年级主任说:上哪儿再去找高中这么纯洁的友情!诚然,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暗中较劲的竞争对手,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这一生不可多得的挚友。没错呀,那时候我们对门外的社会还懂得很少,那时候我们还只会用善良与否来决定是否去喜欢一个人,那时候我们对彼此的要求也不多,只不过是困境中的几句暖心的话和下雨天一起撑着的伞。记得在最后的一段日子人都会挺烦躁,于是我跟同桌总是在课间的时候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我们故事里的小黄花,然后抽时间用彩色的铅笔画下来,心情就在这彩色的一笔一笔中,慢慢的平静和淡定下来。那时候的青春就是一间小屋,房前屋后的小角落开满花,只为你,只为你们而存在。走出那段日子之后很久,我才体会到原来我在说某某是我高中时代主要的竞争对手,当然也是我的死党的时候,总是暗自的带着一份骄傲和幸福。不是说走出学校以后就找不到真正的友情,只是那时候我们那么像羽化前的蝶蛹,紧紧的靠在一起取暖,为了彼此能更好更快的成长。
北大的一个师兄写了一首歌,叫做《青春大概》,说:“数着等着望着怕着,青春已时日无多。”
而我的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正值最好的青春,为什么不用这一季青春,去换阳光明媚的明天呢?
【走近校友:】
刘超颖姐姐毕业于08年,考入她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完成了多年的梦想。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刚上初中的她,成绩并不是特别出众,尤其数学是她的弱科,为此,她努力学习数学,三年多来比同学多做了一倍的题目,化弱为强,有了充足的信心。自己的数学成绩完全是靠三年的加班加点取得的。这让原本也有弱科的我有了充分的信心,我相信我也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考上理想的学校。
这更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她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成绩尤为突出,取得了高考加20分的资格。但是刘超颖仍想凭自己的实力获得考试。最终,这20分并没有用上,她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全国最高学府。
在北京大学的学习中,刘超颖在金融学院的所有课程都是英
她的梦想还没有完成,我相信,4四中她一定会成长得更多,我们期待她的成长。
附件下载: |
上一篇: 胜不骄,败不馁
下一篇: 我的教育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