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来到师德报告会的现场,感到非常的激动与不安,自己没能做出超人的成绩,下面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谈几点感受:教育就是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究其实质就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无数正反事实告诉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而“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恰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对我们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立师志 乐于奉献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和一室“蜗居”,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 1、甘守清贫方能爱岗敬业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是坚守岗位,成为广大教师的表率,还是为“脱贫致富”而跳槽改行、下海经商,这就要看看你的为师之心坚定与否了。事实证明,只有立下终身为师乐于奉献 的崇高志向,才能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甘守清贫、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贡献力量。正因为如此,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象红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了学校的教学大业,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出满勤、干满点。为了不打扰教学计划,不给学生耽误功课,自己也象其它教师一样,舍小家、顾大家。去年春天家中盖房,正值高三迎考的紧张复习阶段,为了不耽误功课,给学生造成复习的困难,前后二十天,自己没请一天假,只是利用星期天休息回家过一次。 2、坚守信条才能无怨无悔乐奉献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出访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村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就是因为他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只为当初立下的为师之志,才能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一心扑在教学上。当前,面对高科技时代的挑战, 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只有矢志不移,才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 二、修师德 勤于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可见,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多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肩负着培养好青年一代的崇高使命,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 1、严格的自律能慎独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慎独修养,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处处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教师能否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有崇高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以律已的精神,否则,很难做好教育工作。我们应该严格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八要八禁”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广大学生面前,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广博的爱心当法宝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 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一个生病的学生看到老师为自己跑前跑后,一定会倍感温暖而铭记在心;一个能对学生问寒问暖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的偶然犯错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宽容地就势引导,还是大发脾气或撒手不管呢?有爱心的教师总是选择前者,他们善于把关怀和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正是由于广大教师的博爱,才能在深夜将游戏厅的学生重新拉回课堂,将沉醉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学子,由刀光剑影唤回科学的殿堂。关爱差生,使其成才,是我们的天职,李校长曾经说过:“一个学生能否成才,对于一个学校只是两千分之一的影响,但对一个家庭却是100%的影响”。前年暑假,班中一位同学由于受电脑游戏的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自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与家长多次深夜去游戏厅寻找,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该同学终于幡然悔误,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大学。回想当班主任的几年经历,经过自己与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几乎每一级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成功转化的同学。 三、练师功 精于教书 1、夯实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教学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处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有认真备课,认真进行集体教研,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回首自己刚参教的前几年,自己在老教师的带领下,认真钻研教材,自己积极参加听评课,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寿光市骨干教师,寿光市优秀教师,并于今年参加了教学能手评选,所任教班级在高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进修培训集体教研勇挑重任 国际间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句话,为师者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的搞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特别是我们现在面临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以及明年山东高考自主命题的新形式,只有搞好研究,搞好进修培训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树师表 言传身教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1、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作为班主任,更要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更要冲锋在前,模范的遵守。正因为如此,为了强调试卷的规范,老师的板书更需要规范。为了让学生能按时进教室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早饭后、晚饭后,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同步作息,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无声的命令 。教师板书一向认真规范,久而久之学生的书写也会规范美观;教师坚持“正点上课”,再散慢的学生也会尽快克服迟到的毛病。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的领导和老师,与全体同学一起出早操,查晚休,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春节后高三复习迎考进入关键阶段,天气炎热很多学生产生急躁心情,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同其它班主任一起,放弃下午课外活动和晚自习第三节的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在教室中渡过了高考前最后的三个月。高考后,学生说:“老师在身边,我们感觉复习也有主心骨。” 恰如第斯惠所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很难想像素质低劣的教师能培养出什么优秀人才。为师者只有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才能达到 “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要求,切实担负起教书育才的重任。 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广大教职员工踏实工作、乐于奉献,让我们共同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再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辉煌。
上一篇: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