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心灵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11-05-11
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心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1    
          ★★★ 【字体:
   在我十四年的学生生涯中,我有幸遇到了许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精湛、责任心强、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他们的才华、气质令我佩服,他们的敬业、无私令我感动,甚至他们说话的语气、写字的姿势,都是我极力模仿的对象。从那时起,我便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充满了憧憬! 于是,在一个火热的夏日,我带着火一样的激情,也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走进了圣城中学的校门,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从那天起,我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名学生成人,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初为人师,我为自己压担子

如果说“爱一行才干一行”是一种兴趣,那么“干一行就爱一行”则是一种境界。1999年我在带着一个大专文凭走进校园的同时,也把一个年轻人对教育的热爱带进了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我可以把心中最奥秘的哲理,采撷如花的词句送给我的学生。

参教第一年,我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面对经验不足,教材不熟等多种困难,我没有胆怯,没有退缩。初为人师,我就为自己制定了“一年适应,两年胜任,三年成骨干”的目标。为使自己在教学上尽快成长起来,我如饥似渴地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利用晚上、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来研读初中语文教材。当时,我校是全市唯一一所不上晚自习的中学,而那几年,为了给学生备好明天的课,我办公室里的灯却时常会亮到深夜。

为了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我阅读了学校订购的各种有关语文学科的刊物、书籍、资料,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自费订购了《中学语文教学》杂志。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是备好课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为此,我细心研究学生提问及作业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断地向同科教师请教,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教师的课,疑难问题多与老教师讨论,博收众家之长。就这样,我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由于自己工作出色,业绩突出,工作第一年自己就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课题的实验教师,承担起了带领广大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的重任。

渐入佳境,行走在教改之路上

俗话说:水无定深,天无定远,学无止境。在教学中,自己认真探索教研教改的新路子,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总结出《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6年,我代表寿光市参加了潍坊市课堂教学大赛,面对高手如云,自己当时压力特别大,很多参赛老师为了讲好这节课,都是带着一个团队来的,有的帮着备课,有的帮着制课件,自己当时就有点“孤军作战”的感觉,甚至想打“退堂鼓”。当时市教科研中心的刘湘玉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对我说:“放下包袱,只管讲就行,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咱有咱的实力。”有了老师的鼓励,我紧张的心情也就平静了许多。我的课安排在第二天上午最后一节,加上前几节课都连续拖堂,轮到我时就已经快十一点半了,赛场内已经有些听课老师开始退场了,这对于我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我想:我必须讲好,我要用我的教学实力和课堂魅力留住更多的听课老师,别无选择。那次我讲的是梁衡的散文《夏》,一节课下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精巧的设计、灵动的课堂赢得到了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潍坊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从2004年至2009年,我连续六年作为市导师团成员参加了“送课下乡”活动,几乎走遍了我市的所有初中,送课达60余节。

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即使再忙,也从未放弃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新路子。几年来,在全国、省、市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参与编写多部教育教学丛书。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换来的是一本本沉甸甸的证书:“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课改先进个人”、“寿光市学科带头人”、“寿光市优秀党员”和“潍坊市教学能手”……我知道:它们渗透着自己的汗水,浸染着自己的心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寿光教育这块文化圣土滋养了我,是圣城中学严谨的教风、纯正的校风浸染了我,我感激栽培我的各级领导,是他们不遗余力地扶持我、帮助我,为我开创自由驰骋的天地,让我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指导与培养年青教师理应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每当学校有青年教师参加公开课课、赛课活动,我都会精心指导,让每个新教师通过出示公开课、赛课活动都能得到很好的磨练,并上出特色,上出精彩,上出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多年来,学校许多老师的参赛课、公开课都凝聚了我太多的心血,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但我没有怨言,因为我幸福着老师们的幸福。

爱生如子,我的学生我的爱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的懂得: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很高的业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对学生满腔的爱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我经常提醒自己:“庄稼误一年,来年能补全;孩子误一年,一生补不全”。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经常对我说:“教书是个良心活儿,你得对学生负责,人家供应一个孩子上学不易啊!”

是啊,我是一名教师,我就得对学生负责。家长把孩子送给我们,就是送给了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啊!也许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平等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为孩子的一生负责。20038月,新学期即将开学时,学校领导找到我,要我接手初四·二班的班主任。说实话,自己从未教过毕业班,更没有当过毕业班的班主任,不用说毕业班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单就学生的难管理自己就有点束。学校领导直言不讳,我也就义不容辞,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开学伊始,我就一头扎到班里,摸情况,早来晚走。很快,我就摸清了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管理班级的计划:第一步,组建班委会。第二步,各个突破后进生。选定头一个目标是苏元章,这个学生家庭情况很特殊,出生后送给其舅舅抚养,因舅舅管不了,上初中后又送还给亲生父母。不同寻常的经历造就了他异样的性格,因经常打架,在学校名声极坏,平时听到的只是批评,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凡事都和班主任对着干。掌握他的心理特点后,我就经常和他接触,寻找他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有分寸的表扬,并且让其加入了共青团,此后他慢慢改变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开始尊重老师和同学,并主动帮助老师做班级工作,其他几名后进生看到苏元章象变个人似的,也增强了信心,经过教育引导也都积极上进了,整个班集体很快团结起来。第三步,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整体形象。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学习竞赛,争当文明标兵,并针对这个班的学生实际,进行自我管理的训练,实行值日班长制,一天一个值日班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调动了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我们身心的发展。这种做法其它班级也纷纷效仿,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班级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爱心教育与科学管理很快使我所带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到年底,这个班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在第二年的中考中,我所管理的班级在学校十个班级中获总评第一名。

与生为友,幸福着我的幸福

屈指算来,如今自己已经是一名有着十二年教龄的语文教师。过去的十二年,我把人生中最美的青春留在了三只讲台,奉献给了带给我快乐的孩子们。与生为友,是孩子们让我的工作变得充实而富有激情,是孩子们让我的生活变得精彩而溢满幸福。十二年的教育生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在朗朗的书声里飘过,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肩头责任的重大,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累,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我是老师,我得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的种子,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孩子,以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

 每年的教师节、春节,当学生的祝福短信发到我的手机,当学生的贺卡飘至我的案头,每当打开电脑,看到学生给我的留言……当我听到2010年寿光春节联欢晚会上学生韩琳的激情放歌,当看到学生马凤娇每天晚上的《菜乡播报》,当我看到学生李竟、刘乐群、朱孟夏、崔一凡、王猛……一个个被清华、北大名牌大学录取时,我顿时觉得是学生给了我干好工作的动力,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我的价值,是爱与责任在点亮学生心灵的同时,也熔铸了我的信念,让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

  十二年的从教生涯,让我对教师职业产生了更多的感慨: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对学生满腔热情、丹心一片,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教育事业更是考验责任心的事业,在从教过程中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在你的呵护下茁壮健康的成长!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懂得,做教师就要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的心,用自己的责任之光照亮学生心灵。

 

责任编辑:秘书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上一篇: 浅谈影视作品的赏析

    下一篇: 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