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作品的赏析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更新时间: 2009-07-09
浅谈影视作品的赏析
作者:李文霞    文章来源:寿光一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9    
          ★★★ 【字体:

  文管专业高考所指的影视作品,主要就是电影作品。考察的重点既在量,又在质,且质重于量。通常考察的方式与文学作品阅读的考察方式基本一样,也是重点谈学生喜欢的、印象深刻的作品,借此了解考生的理解能力、艺术感悟能力以及形象记忆能力。

  通常的考察方式有这样几种:一、笔试:放映一部电影,然后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写一篇达到一定字数规定的影评。或将某个电影片段的镜头顺序打乱放映,然后由学生重新组合并按自己的理解叙述段落故事。二、面试:经常会问的问题有:1、你看过些什么电影?最喜欢哪部?为什么? 2、描述电影中印象深刻的片段。  3、概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举例阐述。 4、说说所放映电影的影响风格,列举几部类似风格或思想的作品。 5、编导是怎样用视听元素表现电影主题思想的? 6、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编导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而学生们经常迷惑于这么几个问题:在考试中究竟是谈外国电影好还是中国电影好?是不是老师们喜欢考生谈艺术电影而讨厌谈商业电影?

  其实无论是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这种分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多少要看过一些好电影。外国电影中有好电影,中国电影中也有好电影;艺术电影中有好电影,商业电影中也有好电影。而且很多时候,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绝对概念,更不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比如说《教父》、《肖恩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天使爱美丽》、《杀手里昂》这样的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很成功,而且在艺术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伍迪·艾伦的《双生梅琳达》,阿尔莫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又名《论尽我阿妈》),阿巴斯的《随风而逝》、《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樱桃的滋味》,北野武的《浪子回头》、《花火》,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仅艺术性很强,在商业性上不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电影分成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不是科学的。电影的考察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非为了给考生的偏好下一个结论。

  话虽如此,这其中毕竟还有个欣赏品味的问题,假如一个学生只看过一些品味一般甚至品味低下的电影,或者说只喜欢品味低下的电影,那也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张国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附件下载:

    上一篇: 小小的作业,大大的作用

    下一篇: 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