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自精明---探春小议
来源:本站原创 2002-11-16
才自精明---探春小议
作者:图/文 殷惠平 贾在国    文章来源:一中信息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2-11-16    
         【字体: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没有一部作品象《红楼梦)一样塑造了如此众多的女性
文学形象,也从没有一个作家像曹雪芹这样如此赞美女性。在曹雪芹笔下,女儿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之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说,这远远区别于古代传奇小说或弹词一类文学中出现的“水性扬花”说,尽管二者从字面看来似乎无多大区别,同是用“水”这种柔和而善变的意象来表现女性整体特征,但是正由于作者本身观念的不同,也赋予了这一载体不同而丰富的内涵。后者·用来批判,而前者则是由衷,的赞美,用水的纯洁,清灵来赞美他笔下的那一群活泼的女孩子们。
  大观园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美得像梦,但绝不虚幻,因为那里生活着一群同样美丽而真实的女孩子。她们尽管各不相同,却同样可爱,同样才华横溢。
  然而,美的事物却没有完美的结局,金陵十二钗便用各自不同的遭遇演绎了十二个凄婉动人的人生悲剧,正如作品中所说得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这出悲剧正因了美的毁灭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几百年来,这支凄婉的曲子一直回荡在中国文坛的上空,潮湿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眼睛。
  《红楼梦》众多的女性悲剧形象因各自人物性格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各自都在美丽的天空中发出夺目的光芒,而探春便是其中的一颗晶莹闪亮的星星。
尽管在《红楼梦)中,探春的出现机率远不如黛玉、宝钗高,但同样以自己的性格魅力,以无与伦比的才华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从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象。
  一、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便是作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探春。在这里,作者没有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写意式的方法给我们勾勒了探春这个人物的大体轮廓。但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这个人物的出现给整部作品所添加的一笔亮丽的色彩。而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概括便是“忘俗”。
  “忘俗”二字便使探春从众多的女性形象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也正是这个人物形象长久以来一直具有不可磨灭的魅力的原因之一。
  首先,探春有才,这是无须多说的。但是探春的才不同于黛玉的“咏絮才”,也有别于宝钗的“停机德”之才,她既有文才,又有理家之才。
  尽管贾府中,贾母表面上宜称女孩子“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宇罢了”(第三回),但实际上贾府依然很注重对女孩子的诗书教化,在贾元春省亲这一事件中便可以看到这一点。而探春生活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中,身边又有黛玉、宝钗两个“俱能诗”的女孩子,她的文学方面的才华便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在大观园众多的女才子中,探春似乎不是曹雪芹所着重突出表现的一个。作品中数次提到探春不与薛林抗衡。例如第十八回中,元春归省大观园之时,自己先题一绝后,又命“妹等亦各题之一匾一诗,随意发挥”‘此时的探春“自忖似难与薛林抗衡,只得随从应命。”第五十回芦雪庭联诗一节中,黛玉、湘云、宝琴三人争得不亦乐乎,而“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了”。
  由此可见,探春写诗一方面,才华确不如薛林,不过这不能说明探春无“吟咏”之才。
同样是十八回中,拿探春与元春所题之诗作以下比较,便可以看出,探春之才要高于元春之才,而元春能“才选凤藻宫”,而探春之才便可看出高下了。何况还有“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这样的佳句。
  文中还提到,宝玉曾将大观园内众姊妹之诗作拿到外面,而得到众人称赞。可见,吟咏之才,探春还是有的,只不过与薛林相比,有些逊色罢了。
  然而,曹老先生并没有冷落这个人物,他让探春扬长避短,着重突出了她的另一个方面的才能。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发起人自然是这位志向高远而又性情高雅的三姑娘探春。而对探春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精彩的一笔就在这里。尽管诗社开张以后,探春的诗才便为薛林所遮,但是仅仅一开社探春发给宝玉的“邀请函”,便可让这个人物大展光彩了。
  先看这篇文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未忍就卧……竟为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抑何惠爱之深耶!……忽思历来古人,、……务结二三同志……或竖词坛,或开吟社……孰谓雄才莲社,独让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第三十七回)
  虽是大观园内兄妹之间的一封普通问候书信,却被探春写得清雅新颖,读来如闻一束清幽而芳香四溢的幽谷清兰。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让读者想到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那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雨后月色图。下文中又用简洁的文字说清了对宝玉的感谢和开社的理由。通篇写得文词酣畅,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正所谓“口角余香”。而且从内容上看,虽然不过二百余字,却将致病原由、对宝玉的问候之情叙述得透彻明了,情辞恳切,堪称一篇散文佳作。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赋文”的次数并不多,而这一篇独让探春之文才显现了出来。而且最精彩的是紧接探春之文,作者又全文摘录了贾芸的问候信。
  虽然是读过书的男子所为,读来却倒人胃口。尤其是在探春文下,犹如让人品尝了一道美味佳肴之后,又吃了一只苍蝇一样让人恶心。且不说“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这一类句子所透露出的虚情假意的可笑,单是文词的雅俗混杂,就让人笑不自禁了。“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洪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第三十七回)原本是粗俗不堪的言辞,却矫揉造作、附庸风雅,实在滑稽。
  难为曹老先生想出了如此滥调的文章,更衬托出了探春一文的清雅了。文中作者并没有多加评论,只写宝玉的态度,在看了前者之后,“不觉喜得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高雅”。而后者则是“笑问道“,然后只是叫下人处理。所谓世间之笑又千百杂种,而笑的含义也各各不同。此时宝玉的两次笑便蕴含了完全不同的内容。
  宝玉对探春是因喜而笑,笑的是“高雅”,对贾芸是因讥而笑,笑的是俗。一雅一俗,并列在一处,没有作者的评语,而读者自可轻而易举的分辨出高低上下了。这是曹雪芹手法的高超之处,处处有对比烘托,却又对比得不膳痕迹,在“杀人不见血”的笔法中,把每个人物的全部优点与缺点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每个人物生动起来,丰满起来。
  长于吟咏,这是探春文才的一个方面,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把探春看作一个“才女”了。但是探春还有另;一个方面的才能一书法。这一点说起来有点让人不可理解。但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确实多次提到了探春这方面的独特之处。
  先看探;春所住秋爽斋的摆设: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般。……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第四十回)
  根据贾母的观点,大观园里小姐们的房子里应该多摆设一些玩器,所以她很慷慨的送给薛宝钗自己的一些贵重古董,又不厌其烦的命风姐翻箱倒柜找来陈了多少年的“软烟罗”给黛玉糊窗子。可我们看到的探春闺房中却不是“法帖”、“宝砚”就是笔、“墨迹”。似乎这里住的不是以为闺阁小姐,而是一位书法大家。可以想象出探春对于书法非同一般的爱好了。
  ‘再看探春在有关事件中的表现: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这一贾府重大事件中,元春在评论过众姊妹及宝玉的诗之后,“又命探春将方才十数首诗另以锦笺誊出,令太监传于外厢。”在这里,论年.岁,迎春要比探春年长;论诗才,“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论亲疏,元春对宝玉,“虽为姊弟,有如母子”。但元春独命探春去抄写要传给外厢看的诗,这应
  该不是随意所为,必定是探春在此有独特之处,否则如果写得不像话,拿给外面看,岂不大丢面子。
并且第二十三回中,重又提到元妃回宫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元春在抄录诗作这件事上,一而再地让探春去做,看来就如贾母让惜春去画大观园一样,探春在此方面是有所擅长的。
  第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一节中,众人都忙着联句以显才华之时,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了,便早写出来”,又是一个“写”字,在众多姊妹之中,无诗可联的人不止一个,但是抄写的任务却又一次落
  到了探春肩上,这应该也不是作者偶然所为。曹雪芹是在不露痕迹的客观叙述中层现每一个大观园里的女孩子的才华,而有心的读者在仔细体会并深刻把握了作者所赋予作品的深刻内涵之后,同样可以从所透露的蛛丝马迹中寻找每一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可见,探春不仅有文才,而且文才不俗,这与第一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回)的探春形象是相吻合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探春心中有那么清雅的文章,有那么不俗的书法,她的外在形象也因为这厚重的内涵而与众不同,别有魅力。
   探春的文才只是其才能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同样突出的方面便是她的理家之才。
二、理家之才,不同凡俗
  自从对(红楼梦)的分析与评论开始之后,便有众多的评论者注意到了黛玉的“咏絮才”、湘云的憨直可爱、晴雯的心灵手巧,而作为探春这个人物形象,她的理家之才更是独放异彩。
从作品中各种不同人物对探春的不同评价便可见一斑。
  风姐是这个大家族中当之无愧的管家婆,她的理财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尽管有些狠毒、狡诈,却使
得贾府这个外虚内空的大架子又支撑了好多时日。然而她说起探春来,却是满口称赞。
  “好,好,好!好一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她协同,大家做个臂膀,我
也不孤不独了。”
  并且一再叮嘱平儿:“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
就不好了。”(第五十五回)
  这是风姐对探春的态度。虽然书中一再强调风姐这个人物的好强使性,但在探春这件事上,却显出了凤姐的眼光、气度、明智,她公正的评价了探春的才能,以及“知书识字”的厉害。以风姐的好强、干练能说出“好
一个三姑娘”的话来,实在难得,却也可以看出探春之才不假。书中另一个会理家之才薛宝钗也说过:“我们家的姑娘们就算他是个尖儿。 ”
  能得到在管家一方面相当有才能的薛王二人的赏识,也实不容易,非有不同一般的见识和才干,是达不到这一点的。
  此外,就连贾府中的小厮也评论说:“三姑娘的混名‘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
……‘老鸹窝里出凤凰。”
  可见,虽然探春是“庶出”,在大多人看来有点可惜,她的才能却是不容否认的。贾府中上上下下,主子奴才交口称赞其才干,确可以断定探春的影响力了。
  当然《红楼梦》中对探春才能的直接描写还是在五十五、五十六两回中。
此时,荣府的管家风姐因病不能理事,为了让荣府这台老机器继续运转下去,便出现了探春、李纨、宝钗三者合作掌管荣府家务的局面。而三人中,李纨是“厚道多恩无罚”“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宝钗
则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总之,两者在贾府众人面前是实实在在的大善人,
倘若只用二人去管理贾府,势必“天下大乱”。而恰恰此时,探春这个人物所具有的才能便有了用武之地。
先看“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一节。虽然当时社会尊卑长幼的秩序十分严格,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绝不允许犯上作乱。但是刚理事的探春是“未出阁的年轻小姐”,又是“庶出”,这便给那些执事人等一个假象,似乎可以超越主仆界限,作威作福。于是便有了一个对探春来说相对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儿出了事”,也就是说探春的生舅死了,而管事的“吴新登的媳妇”明知各项旧例赏银,却是“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她二人有何主见。”这对探春来说到了关键时候,如若处理不当,那些下人“不但不畏惧,一出二门,还说出许多笑话来取笑。”探春不但失去威望,更会因庶出的身份而被人藐视,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李纨不过随意让下人去处理,而探睿的精明就在于此,她没有听从李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当机立断,立刻去查旧帐,找到了合理处理此事的方法,没有给那些企图看热闹的人留下任何话柄,给了居心叵测之人一个很好的下马威。而“众媳妇们都伸舌头”“渐觉探春精细出不让凤姐”再也不敢懈怠。探春之才始崭露头角。
  探春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了。
  《红楼梦》开篇便已讲清,贾府已逐步走向没落,在经济上早已人不敷出。甚至于为给贾母过生日,凤姐这个精明能干之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得把贾母私房偷出去典当。但是,在这财政·;物资危机已相当严重的情况之下,贾府依然穷奢极欲、吃喝玩乐。
  精明的探春早已看破个中细节,又有“立一番事业”志向的她便选中了大观园这一相对封闭的地方做实验田来进行自己的改革。第一件事情便是免除了重叠的月钱,去除了重复支出,节省了开支。尽管这之前,管家凤姐早已察觉,却不想落个“克扣”之名,而探春却放开手脚,毫无顾忌的做到了。
  第二件事情便是历来被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大观园内推行的承包责任制了。这项制度如果不具有非凡的创新力和勇气是做不到的。通过这一改革,不但为贾府节约了开支,而且大大调动了管园子仆人的积极性,使得大观园内花草树木得到了很好的照应,而且物有所用,节省了物资,仆人也更尽职尽责。可谓主子奴才“皆大欢喜”,给这个死气沉沉、行将就木的贾府带来了一股新鲜而有活力的气息。
  依探春乃一闺阁小姐,从未学得经济之道,却能从赖大家花园经营之道中独具慧眼,大胆借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了她不止有胆识,更有经济头脑。探春倘若生在今天,当是一经济大家,商海中沉浮自如。一个“敏”字便体现了作者全部的赞叹。可惜的是,这一番改革终究改变不了贾府败落的趋势,这又是探春处在那个时代所无法摆脱的悲哀了。
  荣国府理事一节,大大提高了探春的声望,表现了其才情和干练,给那些因“庶出”而看轻她的人以莫大的嘲讽。因而也有了后文中,探春代迎春训仆,抄检大观园中又给了“王善保家的”一个重重的耳光,这种魄力和胆识,只有探春才有。就连宝玉和黛玉也说探春“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乖人”。
   一部《红楼梦》,给后人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塑造了多少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尽管曹雪芹没有最后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对于探春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没有最后完成,给后世留下了莫大的遗憾。然而即使这样,探春仍然被刻画的相当详明突出。翻开“红楼”,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的探春不俗的文学才华,不凡的理家才能。多少年来,她用她的聪颖伶俐,精明干练,在读
者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象。(完)
参考书目:
1.《红楼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红楼艺术论》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