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利,中共党员,2018级2部级部主任、班主任兼物理老师。肩挑三副担子的他,潜心学习,静心教书,真心育人,用行动诠释党员本色。从教17年,王春利连续多年被评为寿光市优秀党员导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获寿光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称号,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寿光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等奖项;2018年被潍坊市教科院确定为“潍坊市普通高中中青年教师学科领军人物”培养人选,先后发表《高中物理激励教学方法》《高一新生物理学习困难解决策略》《浅析高中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等多篇论文。
平凡处见真章。执着、勤奋、求实、求是的王春利犹如一颗星,闪烁在“教育星系”,温暖而真实,平凡却明亮。
温暖育人 教学有方
每个清晨,王春利都会伴着第一缕晨光踏进教室,不知疲倦的他如同一颗温暖的星,为孩子们照亮追梦之路。
琐碎里见细致,细致里见功夫。检查晨读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细微的一项,正如王春利说的那样,教育无小事,可日常的教育皆是“小事”。在王春利办公室门口,置着一张桌子,桌上方贴着的“学生请假情况登记处”一目了然。凑近一看,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着学生的请假原由、离归校时间等各种信息。细化的请假制度正是他们精细管理的工作一角,虽细小却足够认真。
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走进王老师的课堂,安静但不沉闷,每一位学生都透着一股精气神,这得益于他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的班级打造。“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坚持要求值日班长记录好每一天的班级日志。”王春利说,班级日志记录着班级的各种情况,如:纪律、出勤、教学、班级大事及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每位同学都可以查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温暖育人而不失严格管理,这是王春利班级管理的一剂良方。
其身正,不令而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上,一贯坚持“勤、细”原则的王春利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提升教学质量。“班风带动学风,人人有事做的班级最具正能量。”王春利笑着说,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所带的班级人人向学,不言放弃。
温暖润度 立德树人
上午10点钟,几个学生如约走进办公室,将王老师团团围住。在他们眼中,王春利不仅是师长也是朋友,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他们愿意与之倾诉。无论哪一个学生,王春利都会履职尽责,用心指引他们做好各自的人生规划。
言谈中,王春利时时将“人生规划”四字挂在嘴边,他说,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其今后的发展找到努力的方向。
教育需要一颗暖心。作为班主任,王春利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长处和闪光点,他擅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他激励优等生,不断向自己的最高目标冲击。他体贴“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强心,不让他们成为掉队的孤雁。王老师笑言,有些学生在学习方面略显薄弱,但其他方面可能是强项,只要老师启迪、引导,一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方向。
“曾经有一个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毕业后通过努力经营着一家效益不错的汽车修理厂,很高兴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王春利的眼中,教师更应是导师,得适时做好学生的人生导航员、心理咨询员、家庭调解员、生活督导员、学业辅导员、社团指导员这“六大员”,在帮助孩子完成升学目标的同时,也能走好人生关键的那几步。
温暖助力 教师成长
晌午一点多的校园里蝉鸣阵阵。身为级部主任的王春利习惯到每个教室转转,看看有无转动的风扇或没关好的空调,他的脚印写满了勤奋和务实。从教数年,他凭借着一股钻劲儿,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和业务功底,在得到充分认可的同时,也在引领带动着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我遇到了一个充满和气、大气、正气的集体——寿光一中,在这里,老教师历来都是乐于指导、提携新教师的。”在2018级2部11个班级里,有8位充满热情与责任心的年轻班主任,而他们的迅速成长,离不开王春利这位暖心师傅的言传身教。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通过“青蓝工程”的结对子活动,王春利充分发挥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将优良传统和好的教学方法传递给青年教师。为提升业务水平,他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班级管理经验;为“传好、帮好、带好”,他组织青年教师讲课、评课,确保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他积极培养青年党员,从思想上引领、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培养、组织上关心,传承红色基因。在这种良好氛围下,桂田、周志远、董晓春等年轻老师热心从教,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教育教学“黑马”。
“物理悟理,悟物穷理,理在物中,理在悟中”,这是王春利的教学为人之道。“教师的工作很平凡,但也可以很充实,我会以‘教书育人’为人生信条,踏实工作、不断超越。”王春利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将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率先垂范、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为热爱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